淨耀法師的故事
回頭,永不嫌晚
曾經,他在酒色財氣、刀光劍影中沉淪。曾經,他在生死邊緣、黑白兩道間徘徊。二十七歲那年,他卻選擇剃度入佛門。從混跡幫派的江湖浪子到監獄受刑人的心靈導師,他堅信,唯有愛與付出,生命才顯光華與意義!淨耀法師,,俗名徐明輝,法號釋淨耀,民國四十三年生,世新編採科畢業,現任中華佛教普賢護法會創辦人、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導師、中央選舉委員會巡迴監察員、士林看守所榮譽教誨師、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董事長、普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、台北地檢署榮譽觀護人。他生長在嘉義縣義竹鄉海邊的小農村,歷代祖先都務農,當時的家境比較窮,物質生活不甚充裕,但小時候一樣自得其樂,玩得很開心。
年輕的他對唸書不怎麼感興趣,喜歡我行我素地放蕩自己,一副『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』的屌樣,父母親也管不了,任由他去。在學生時期,非常放蕩,既不愛讀書,又喜歡鬼混,還常翹課。一個星期有四天在參加舞會,在外面一天到晚打架鬧事、參加幫派。除了參加幫派『關雲豹』以外,又加入『藍鷹幫』的其中一個堂口『凱威』。年輕氣盛,總覺得好勇鬥狠非常了不得。一直到唸世新,還是一樣,學校常常想開除他們,但是在江湖上混的人多少都會動用關係,在警局是這樣,在學校也一樣。幫派裡為他們託人到學校關說,就這樣他們到畢業前都一直留校察看,學校雖然當他們那票人是頭痛人物,卻又對他們莫可奈何。
從學校裡的大哥,變成地方的角頭老大,角色一個比一個狠,一個比一個凶悍,打起架來更是猛,不打到對方跪地求饒,絕不善罷干休。最糟糕的是和一道出生入死的朋友都染上毒癮,開始吃紅中、白板,甚至有人開始打速賜康,自己意志力不夠堅定,也染上了。上癮後,不打毒品,就痛不欲生。尤其毒癮一發作起來,更是什麼惡毒的話、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。一直到當兵時,有一次在部隊裡被操,差點死,那次突然停止呼吸,送到醫護室,嚇得三魂七魄都散了!從那時就立誓不碰『孫悟空』,或許是中毒不深,總算撿回一條命。
當完兵到報社上班,雖然脫離黑道,卻在紙醉金迷中沉淪。因為跑警政新聞,所以常和警察去辦案,仗著和警界關係不錯,不管是賭場、酒店(色情)都參一角,錢雖賺的快又多,花的也快,交際應酬多,生活過的非常奢侈、浪費。
有一天他開車載著母親,南下高雄,途中發生車禍,倆人都受重傷,被送到醫院救治,而他母親不顧自己的傷勢,只關心他的傷勢,讓他非常愧疚,那場車禍,讓他動也不能動,躺在床上好幾天,每天望著天花板回想過往的日子,那些狂飆嗜血的年少時光,叱吒在黑白兩道的狂妄日子,還有永遠漂泊的感情,往事一幕幕的襲來,那次的車禍卻成了他人生的轉淚點。
在一次因緣際會中,認識一位學佛的小姐,在她的牽引下接觸佛法,皈依佛教,有緣認識慧律法師及尤師姑。後來有人告訴他,高雄的元亨寺在打佛七,他好奇心的去參加,卻碰到一位法師,對他說『你欠我一件袈裟。』因為第一次見面,不懂他話中的含意,後來聽法師解釋說:『他上輩子是北京某處的出家人,當時沒修行成功,於是這輩子繼續輪迴重修。』他才恍然大悟,原來上輩子也是出家人。就在這樣的因緣下開始真正準備出家的道路,有很多親友知道後,都勸他打消念頭,然而心意已決,在二十七歲那年就跟著廣化法師出家,取法號淨耀,化小愛為大愛,踏上宏揚佛法的道路。他立下慈悲的弘願,走遍各大小監獄和看守所,成為點化受刑人的心靈導師。他堅信,只要有愛,這個擔子就永遠不嫌重。
看完這本書後,我覺得每個人都有過去,過去犯下的錯誤,不代表他就永遠不對,因為人會隨著時空的改變而改變。對於淨耀法師那種肯『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』的精神,由衷的佩服,而他過去荒唐經驗的敘說,更是我們最好的借鏡。這是一本打開後,就想一口氣讀完他的書,因為書中的文字運用,讓人容易懂,有些比喻也很有趣,如:他把速賜康比喻成「孫悟空」。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,開學後,我一定要推薦這本書給同學看,讓他(她)們也有機會讀這本這麼有意義的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