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家人絕對比外人來得重要,當然更應小心經營彼此的關係。其次,心理學的研究結果,也一再地提醒你我,家庭生活經驗在我們的身心發展上所佔的重要份量。家人氣頭上的一句重話,比起外人的口出穢言,更對一個人容易造成難以修補的負面影響。因此,如果身為父母的你,一心一意盼著「孩子,我要你的EQ比我高」,那麼就更該調整一下自已的做法了。
然而,大多數人的困擾是,即使堅定了改變的心意,有時事情仍是知易行難的。因此當好幾個月前,我在美國的書店,看到了卡爾森博士的這本新書「別為小事抓狂2」時,一見書中所談的是如何在家中調整心情,當下就令人感到一股專業上的欣喜,終於有人也搔到癢處了。
在看完了這本書後,首先讓人印象深刻的,是作者輕鬆易讀的寫作風格。尤其難能可貴的是,卡爾森博士在書中將許多重要的心理學理論,不露痕跡地從簡單的文字帶出,並將學術象牙塔及人間浮世繪成功的連繫了起來,的確令人讚賞。而書中所提出的許多作法,教導大家如何能換個角度,來處理家庭生活中的瑣事,這些極見實務參考價值的建議,如果我們能時時提醒自已並努力去實踐,那麼親人就不會再變仇人,而不但自已不會再為小事抓狂,家人也終於可以不再因你而抓狂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