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家人我的家
大意:
這本書是介紹一個布農小女孩-烏瑪的故事。為了使水梨的收成更好,烏瑪的爸爸和媽媽連夜趕工,要施肥、灑農藥、修梨枝…的工作。烏瑪和哥哥烏敏平時放學回家最喜歡爬到屋頂上玩,還喜歡到溪邊玩水、走溪上那座舊吊橋,就連其他小孩也不例外。
可是,因為有一次颱風的侵襲,把他們的家園以及整個部落弄得支離破碎,死的死、傷的傷,失蹤的人總共有十個,不幸的是,烏瑪的爸爸和哥哥竟然就在其中。後來,部落的人都搬到舊部落去了,舊部落比原來的部落不好,沒有水、沒有電、也沒有電話,一般人除了收穫期間,平時很少到舊部落。但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,有舊部落這個地方住就已經算「老天爺」沒有做的太「絕」了!
烏瑪在颱風來襲時沒有倒下的電線桿貼舊部落的地址:「新生巷一號」,為的就是希望爸爸和烏敏知道現在住的地方。不久,村長家出現一個小小的新生命,這也算為整個部落添個喜吧!
感想:
讀了這本書讓我瞭解布農族人的生活,也希望烏瑪的哥哥和爸爸能夠早日和他們團聚,達成烏瑪的心願。
P.S.:
故事敘述烏瑪的爸爸除了飛機沒開過,其他車都會開,他開過十輪大卡車、怪手…,因為爸爸開玩笑說:「如果我沒多存一些錢,怎麼娶的起你媽?她啊!可要十二頭豬才娶的起呀!」
烏瑪的日記(一年中的祭儀):
1. 開墾祭(11﹏12月):尋找新耕地開始農作之祭典。
2. 小米播種祭(11﹏12月):告知祖靈即將播種祝禱小米豐收。
3. 甘藷祭(11﹏12月):告知祖靈種植地瓜等副食。
4. 進倉祭(11月):將小米存入米倉祈禱祖靈保護不腐壞。
5. 除草祭(3月):開始除草祈求穀物成長茂盛。
6.驅疫祭(4月):驅動惡鬼、疾病,祈求族人平安。
7.打耳祭(4﹏5月):布農族人最隆重、盛大的祭典,具有教育意義。
8.收穫祭(6﹏7月):開始收割農作物之祭典。
9.嬰兒祭(7﹏8月):給嬰兒配帶項鍊,祈求嬰兒平安長大。
10.成年祭:15﹏16歲青年拔除兩顆門牙之後男勇猛,女會織布。
11.狩獵祭:農間季節獵取食物,充實肉食並取動物皮製毛衣。
12.出草祭:臨時為報仇及提高景自己勇猛高望。